我来看80后《红楼梦》剧本组(完全版)

薰河 BACK


写这文章,其实题目只是引子,其实我更想把对新《红楼梦》(以下简称“新红”)开拍的感受,感性地发泄一番。

正因为事物是变化的,时代是前进的,尽管对80版红楼怀念多多,根深蒂固,但对“新红”的拍摄并不感到有什么奇怪,还是保持着期待和欣赏的眼光。当然,我对“红楼梦中人”的选秀一点都没啥特别关注,对谁是黛玉,谁是宝钗也无所谓。因为她们终究不是扮演自己,而是要体现一个全新的人格,对观众来而言的一个耳熟能详的角色,对过去来说则是新的超越机遇。因此我对演员的变化并不保持什么特别的想法,塑造形象是个很高的难度,好比一个胖子要让人感受到他会是个瘦子一样的“不可能任务”,要娇怯要成熟,演员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,但如果演技能超越第一印象那则是超越了锦上添花,把自己代入角色这样的感受更为深刻。

但剧本不同,剧本是电视剧的基础,是灵魂。

3月9日泉州晚报刊出了“80后作者操刀剧本”这么小小一句子可把我给寒死了。

多么可怕的组合!8位80后的作者集体打造!

一部红楼几人说,几人观点都不同。无数续集怎么也无法把风格接上,怎么看都是狗尾续貂,就是高颚等人貌似比较贴切了也还是遭遇抗拒。8个人8种口味,我看这剧本要怎么配!又不是足球比赛前锋后卫各司其职,缺一个还攻防不足。一份剧本掰八瓣来写,分明就是亵渎中的亵渎。

就是导演表示时间紧也不能当理由!商业片是知道的,但不能如此之商业,把文学、电视艺术变成牟利的渠道,当作炒作的料。不能用这种匆忙的心态和应付的方式来对待这部巨作,不能用“只能选择团队式的操作”来敷衍这不垂的文化结晶。

不错,年轻人的团队力量是“最实际,最可行”的一件事情,但真的不复杂吗?真的好沟通吗?或许他们队员是好沟通,但问题是《红楼梦》,特别是电视《红楼梦》,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个所谓的剧本组之间需要的沟通,这是要将读者对文学本身的沟通、读者对文化的沟通,转化为编者对这部书籍的感悟,以自己的感受转变成剧本,又借由剧本这一媒介和演员联系起来,让电视局产生,同时需要让群众和电视的沟通,产生共鸣。而这个剧本组能否对这些重点沟通对象把握好,还是个未知数。

因为“新红”一上映将会被拿来和80年的《红楼梦》进行彻底的对比和批判,从人物到小道具都是。这80后剧本组的作品能让观众接受吗?能让红学人员接受吗?,创新是好事,但《红楼梦》需要的不是创新,而是再现;需要的不是噱头,而是其内在反映的社会本质,也影射着那样的社会演变至今的现代,其文化积淀而产生的国民性格。

如今80后的年轻人,其实连人格都还不定型,怎么去描述这么一部恢弘的磅礴大作?一群连自我意识,社会责任感还不强的80后能体会到百年前人物的真实魅力吗?他们能解读这上百年来迷团纠结的超级大结吗?他们能理顺那草蛇灰线,绵延千里的无形而有形的线索吗?他们能理解一句话所带来的故事结果吗?

其实对80后来说,还早。

80后学的是新三字经,唱的是《我爱北京天安门》,听的是最流行最前线的歌曲,跟随的是最大众最潮流的服饰,使用的是最古怪的网络语言,玩的是群体而异想的网络游戏,是迎着改革开放潮流走向成熟而起舞的前锋,有的是活力和创意。但《红楼梦》不需要,《红楼梦》要演绎的是催人泪下,血淋淋的黑暗现实,却要展示着春花的美好,秋月的明亮,歌舞的升平,佳人的绝代!就是要将如此美丽的乐园,硬生生残酷的解散!

敢问80后剧本组有勇气做这样的选择吗?我想,如果冲着高额的报酬,那么不论剧本怎么改写,改写成什么样都是无所谓的吧?不过那份精髓却无处得来,那种领悟被钱眼盖住。归根是文学灵魂的沦丧!更恐怕在红学家和著名编剧的把关之下,这作品只会新不新旧不旧,老不老嫩不嫩,狠被折腾糟蹋一番。

是否是我小看80后剧本组,和他们有代沟不能理解?不过我正是标准的80后的一员,读了十几年书,也只能背写妇孺皆知的句子,完整的古文一篇也记不住,就算《马说》也背不下来。如果说80后剧本组比我勤勉——那么敢问全书就看2、3遍的80后剧本组真的能写好这电视的灵魂:剧本?如果说80后剧本组比我聪明——敢问让宝钗喊宝玉“宝哥哥”这么愚蠢的缺点又是怎么来的?

不当轻视80后剧本组的能力,但问题是80后剧本组还吃不下这部大书,他们没足够生活经验、没足够历史积淀、没足够文化基础来理解原著,明白其存在的理由。就算勉强补充也仿佛是杯水车薪,如果李少红坚持走这条路线,实在不能预测会是一个好结果。

20080322

 


Copyright(C) 薰河灿烂 2005-7~2019